关注回复“品牌”免费领取《揭秘品牌建设-企业中高层培训教材》
▣ 作者 王生 | 品牌研讨(ID:pinpaiyt)
▣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
共享单车纷纷涨价 还是避免不了要用
2015年被称为“共享经济元年”。
那一年,共享单车、共享医疗、共享充电宝、共享厨房、共享衣柜、共享雨伞蜂拥而至,随后资本竞相下注,最终引发了共享单车行业的烧钱大战。
潮水褪去,才知道谁在裸泳。
创意是一个好创意,错在出生在了盛夏。
那一年,真正的见识到资本的博弈,也见识到了商业的残酷。那一年,很多的金融机构遭受了沉痛的打击,就连腾讯和阿里也不例外。
但是,有的人能够在哪里跌倒,就在哪里站起来。有的人却被摔得粉身碎骨,再也没有了起身的实力。
今年,重新站起来的资本市场已经开始收割。
以郑州为例。3月21日,哈罗单车宣布起步价从每小时1元,调整为1元起步,前15分钟按起步价计算,超出时长后,每15分钟收取0.5元。如果骑行50分钟,则需要2.5元。
4月8日,摩拜单车从30分钟1元起步,每超过半小时加收1元,调整为前15分钟1元,超过的部分每15分钟加收0.5元。如果骑行50分钟,收费2.5元;骑行70分钟,则收3元。
同期,后来居上的青桔单车,貌似直接定价,起步价1.50元。
对于涨价,上述单车皆宣布:由于不收押金了,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只能涨价。
共享充电宝涨价 提前实现盈利
较之共享单车,共享充电宝要低调的多。在一二线城市的各大商圈,几乎每一家店面都设有一到两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,就连临街商铺也会摆放共享充电宝柜。
近日央视财经报道,部分城市的充电宝租用价格最高可达8元/小时,主要集中在景区、口岸等人流量大、地段好的区域。虽然其他地区价格并不会如此高昂,但3-5元/小时的情况极为常见。而此前,则是1元1小时。
即使如此,在偶尔出差途中,逛街途中,没有并没有多少人因为涨价而放弃使用。
据小编真实心态,偶尔出差并没有携带充电宝习惯,或者充电宝也已用尽之时,3-5元/小时的充电宝,虽然略有心疼,但是也能忍痛接受。
与单车行业的风光相比,充电宝行业的融资多为初期投入,过半数集中在天使轮及以前,23%左右处于A轮。B轮仅小电一家,融资金额3.5亿元。
与共享单车一样,在资本狂欢过后,共享充电宝行业进入了大清洗阶段。到2017年年底,创电、河马充电、放电科技等多家企业退出市场竞争。
在我们的计划里,孩子是要晚两年的,以至于婚检的时候我们还去做了X光,但是还是留下了他。
因为他,我不得不与妻子分开,让他们回到老家。
妻子在家带孩子,我是万分心疼的,25岁如花年华,却为了我被迫被『软禁』。
所以,好不容易,到了国庆节,我早早安排好了公司的事物,提前回来了,因为我想带她去看最新的电影,带她去享受这个长假,去湖边野营。
我在早早的安排好了所有的计划,精确到了每个小时的计划。
直到到家,我才发现了问题,孩子你太闹啊。
别说出去野营了,看场电影的时间他都不给啊。
曾以为,我可以不让我的妻子去牺牲,终究我还是牺牲掉了一个女人的青春,只是因为我小看了孩子。往后余生,我该如何补偿。
结语
尽管共享经济已经初见盈利势头,但是究竟最终结局还未可知。
共享单车领域以滴滴、美团、支付宝三足鼎立的局面,如果后期不能合并,随着盈利增长,跨过寒冬,资本市场不可能容忍三足鼎立的局面,小编认为,一旦共享单车进入盈利快车道,新一轮的战争又将爆发。例如支付行业,阿里和腾讯的战争从未停止,更别说三家分食。
至于共享充电宝,此前因为价格较低,消费者形成了不带充电宝的习惯,一旦涨价到一定程度,例如小编这样的较穷消费者,可能出门就要重新背上充电宝了,共享充电宝将会真的陷入低频局面,最关键的是,我们在需要用到充电宝时,并未形成用户习惯,并不会在意是哪个品牌,这对于共享充电宝来说绝对是极大的败笔。
另外要值得关注的是,在共享经济领域中,除了单车、充电宝、雨伞等极少数平台进入收割期外,此前火爆一时的衣厨、电动车、共享篮球等几近默默无闻。
走过至暗时刻,迎来的不一定是黎明,也有可能是新一轮挑战。